:::

幫浦幫幫忙~讓幫浦幫助您控制好血糖~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幫浦幫幫忙~讓幫浦幫助您控制好血糖~

撰稿|林嘉鴻 醫師

  胰島素幫浦(insulin pump)早從1970年代開始就已經在美國發展,臺灣則從2000年底正式引進,目前約有400人使用。隨著技術的進步,胰島素幫浦已經越來越精緻,它是利用一個如呼叫器大小般的微電腦控制器,將裝置在裏面的短效胰島素,以0.1-0.05 u 為最小單位,經由一個事先打在皮下的軟針,注射入人體內。

  在餐前所注射的胰島素劑量,可經由幫浦設定成3種不同的注射模式,包括:一般、方形波、雙波。一般注射模式是一次將所設定的劑量全部打入,和傳統多次胰島素注射類似,適用於大部份的狀況。方形波注射模式是將所設定的劑量在自己設定的時間內(30分鐘到數小時) 將所需的胰島素打入,這適用在如宴會一道道上菜的情況下。最後一種雙波注射模式則是前述兩種方式的組合,將一部份的胰島素(通常是該餐總量的50%)立即注入,剩下的劑量是以方形波的模式在之後一定的時間注入,此種模式對於大餐中攝取高脂、高蛋白等消化較慢的飲食,會有較好的血糖控制。

  第1型糖尿病人,有強烈自主意願要控制好血糖,並能配合多次自我血糖監測,及醣類計算的飲食計畫者,就可以來學習使用。至於第2型糖尿病人,最近也有一些研究指出,對於那些必須每天接受多次胰島素注射的病人,也可以適用於胰島素幫浦。不過,對於年紀大的病人,需要更多衛教,來避免因安裝或操作上的問題,所帶來的反效果。

  胰島素幫浦需要整天24小時掛在身上,因為胰島素幫浦精密的結構,不適合直接碰水。若是要洗澡或游泳等會使胰島素幫浦接觸到水的狀況,則在短時間內,可利用Quick-release的方式,將幫浦和身上的注射軟針分開,在注射軟針上方旋上保護蓋後,就不怕碰水了!不過,若是超過2小時以上,需要接回補充一些胰島素,以避免血糖升高。運動或是在生病期間,可以利用〝暫時基礎率〞的設定,將需要量降低或調高,以獲得穩定的控制。若是有血糖超過300 mg/dl以上,經correction bolus校正,1~2小時內血糖仍降不下來,需要重新更換注射部位及輸送套件,必要時以空針注射,以避免產生酮酸血症。

  胰島素幫浦可以有較彈性的血糖控制效果,每次餐前可以免除打針的麻煩,對於第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而言,幫浦的使用會讓自己對血糖的掌控更方便、更有自信,也能提供對多次胰島素注射效果仍不盡理想的病人,另一突破性的選擇。不過目前的胰島素幫浦,尚未達到全自動針對體內血糖變化,來決定胰島素劑量的功能,所以密集的血糖監測不能少,不是把幫浦裝上去,血糖自動就會好了。

  使用胰島素幫浦多年的小路曾分享,剛開始使用胰島素幫浦時,因不習慣或不熟悉機器的使用,而發生折針、皮膚搔癢、攜帶不便及扯到管線等問題。但時間久了,漸漸習慣與幫浦共同控制血糖的生活,也感受到幫浦對生活方便性及品質的提升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使用胰島素幫浦後,她在控制血糖上的學習又更廣更深了。

  目前已有結合實時(real-time)連續性血糖監測的幫浦,可以在低血糖時,自動短時間暫停胰島素的注射,對於常發生無自覺低血糖的病人,提供更方便安全的控制。雖然,目前幫浦相關套件無健保給付,但是對於有需要配帶的病人,仍可和自己的醫療團隊諮詢,以尋求最大的幫助。胰島素幫浦的發展,正朝向全自動的人工胰臟邁進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會帶給病人們更多的方便與更好的照顧。

後記:

  為讓第1型糖尿病人及家長認識胰島素幫浦,本會特別於5月辦理北中南3場幫浦衛教講座,講座中除了有專科醫師講解如何使用幫浦外,也特別邀請有使用幫浦的病人經驗分享,共計29個家庭、56人參加。家長表示:「謝謝康泰辦理此講座,讓原本對幫浦一知半解的我們,更清楚幫浦的使用方式,也瞭解幫浦的優點及缺失,對於醫療新知的獲取有相當大的助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