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信念 使我們成為不一樣的人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信念 使我們成為不一樣的人


撰稿|編輯室

 

       當家中有失智症病人時,因照顧過程都是相當艱辛,多半是不願再提起,但有些人則是常保樂觀,以積極態度去面對困境,嘗試轉換不一樣的觀點去看事情。我初次與陳玉芝碰面是在內湖的湖光教會,聊起過去她面對婆婆失智的處境,我原以為會是一段極為傷感的場景,但她卻聊得相當輕鬆。

       對她而言,與失智症長者相處,大概就是盡可能地避免正面衝突,不用刻意要去糾正對方的錯誤,不要嘗試要求對方接受自己所認為的事物。因為很有可能在對方的認知中,有些東西就是正確的,更多的強求很容易變成對方的壓力來源,造成雙方更多情感的磨損。好比某次她恰巧遇到婆婆嚷嚷著要帶一大筆現金出門,但玉芝擔心她會因為辨別對錯的能力下降,很可能被詐騙集團騙走了錢。她的反應並不是直接拒絕或是提出質疑,她反而是用詼諧的方式,以衛生紙代替現金來回應婆婆的要求。這樣不也很好嗎?能夠避免硬碰硬的直接衝突,不用因為斥責對方感到愧疚,日後彼此也不容易發生嫌隙,有時候解決的方法一直都是很簡單的。

       玉芝提到,在她婆婆失智症初期,當時是一個資訊相當不充足的年代。沒有網路可以查詢資料,大家普遍對失智症的認知又不夠,完全不曉得自己的親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一開始還以為是婆婆刻意鬧彆扭,或是孩子氣的裝傻,然而在更進一步瞭解後,才知道那根本不是誰的錯,僅僅只是一種生病的現象罷了。

       康泰每個月固定都會舉辦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的「溫馨上午茶」活動,有時在活動後,玉芝就幫忙準備大家的午餐。她笑著告訴我:「其實一開始,只是為了自己方便,不用四處去找午餐,沒想到每個吃過的人反應都很好,後來也就順便幫大家準備午餐了」。玉芝在最後也提到自己這些年來的服務理念:「我所做的一切都要感謝上帝,是祂給了我快樂的心情去服侍大家;我的榮耀都歸於神,都是屬於上帝的」。那時我才知道,信仰或許是她通往彼端的動力來源,讓她得以持續保持著一顆喜樂的心。而我們會發現,答案其實一直都很簡單。


03.陳玉芝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