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康泰為何要辦「好醫師先修營」?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康泰為何要辦「好醫師先修營」?

撰稿|編輯室

  日前曾有媒體報導,前衛生署長爆料某醫院弊案,指出很多醫師出席餐會都有價碼;赤裸的點出醫師、廠商之間利益的糾葛,這個消息令很多人沮喪痛心;另一方面,前些時候由「群我倫理促進會」委託《遠見》民調中心做的「民國100年臺灣信任調查」顯示,臺灣人最信任的對象是家人朋友,除了家人朋友外,民眾最信任的社會角色卻是醫生。

  從社會大眾的期待發現,醫學教育是要培養醫學生成為術德兼備、悲天憫人的良醫。但目前醫學教育問題叢生,醫道不振,不少醫師表現尚待改進;加上功利主義與利己主義盛行,讓醫學生失去對人的關懷,高科技卻少人性,重視病而不重視人。目前醫學生的同理心常隨著醫學教育逐年下降,我們擔心醫師的培育過程,會使他們充滿理想的初衷受到磨損,而變成憤世嫉俗。

 

播下良醫的種子

  因為醫學生未來必須承擔醫生的角色,因此我們希望,在醫學教育的學習過程中,不能僅停留在象牙塔中研究與思辯,而是要能走出去一一走入社區、走入整體社會,身體力行地瞭解社會中的文化脈絡、經濟條件與各種醫病現象。先擁有社區裡實際服務的經驗,未來方能以病人為最優先的考量,讓病人與家屬、社區與社會的關係更加健康厚實。

  因此,康泰在民國93年暑假首度推出的「好醫師先修營」,期待以課程設計、全人關懷,帶領醫學院學生下鄉,從陪伴病人就醫、居家訪視等活動,實際體驗病人的心聲及偏遠地區的醫療現況,讓這些準醫師能少些功利心態,多些利他的人文素養,期待同學們在當醫生之前,先學習做病人的朋友;站在病人的立場,了解病人真正的需求;從病人的角度體驗醫病關係;學習在缺乏高科技的醫療設備下,如何做到真心關懷的全人照顧,為將來當一位了解病人的「良醫」種下種子。

  康泰期待「好醫師先修營」能提供醫學生在學校以外另一個學習的地方,那是一個課堂教室學不到、看不見、感受不到的體驗。投入社會大染缸之前,在最有夢想、最可塑造的學生時代,透過營隊,讓他們擁有更多素養--利他主義、自主、關懷與熱情、承諾、能力、保密、洞察力、廉政與誠實、道德與倫理行為、值得信任、心胸開放、全心照顧、尊重病人治癒的潛能、尊重病人的尊嚴與自主權、對職業的責任感、對社會的責任感、自律、和團隊精神等等。

 

雖然虧本,堅持去做!

  然而每次營隊的開始,我們都會碰到經費、師資、場地的困難,人力和成本更是一項沉重的負擔。除了參與輔導的老師難求(因為他們要排除門診和手邊的工作,付出自己年度的休假,除交通費外,無任何給付);適合地點的選擇難尋(因教學醫院及工作人員都要充滿奉獻精神)。對康泰這個非營利機構來說,每年的營隊做起來都是虧本,而且虧很大!但是我們看到病人和民眾對好醫師的期待,仍克服一切困難,堅持的做下去。

 

感謝有您,良師培育

   15年來康泰在台東聖母醫院雲林若瑟醫院新竹仁慈醫院,已辦過39屆好醫師先修營,為我們的願景成為「無牆的醫學院」而努力,為臺灣十多所醫學院培養更多的良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