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簡介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簡介

撰稿|徐山靜 醫師

  定義:第1型糖尿病為胰島素分泌不足,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內,或被利用,它積在血中造成高血糖,進而由腎臟排出,出現糖尿。缺乏嚴重時,身體細胞因無法利用葡萄糖,故缺乏能量;便分解蛋白質和脂肪,引起體重減輕,代謝不平衡,終致酮酸血症、脫水、及昏迷。第2型糖尿病病人有胰島素抗性,身體需較多量的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的血糖,當胰島素相對缺少時,也會出現糖尿,此為第2型糖尿病。

 

第1型糖尿病:

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,幼年型糖尿病,自體免疫型糖尿病。

病因:

1.遺傳體質(多基因疾病)。

2.自體免疫(抗體)®胰小島b細胞破壞®胰島素缺乏®酮酸血症。

3.環境因素。

發生率:

1.種族差異大,芬蘭最高45人/10萬人/年,美國約15人/10萬人/年,台灣1.5人/10萬人/年(73~7年統計)。某些國家約每年增加2-5%。

2.5歲前發病個案明顯增加。

3.1歲前發病極少,4-6歲較多,最好發年齡為10-14歲。

4.若父親為患者,子女得第1型糖尿病的機會為7%。

若母親為患者,子女得第1型糖尿病的機會為2%。

病童的兄弟姊妹,得第1型糖尿病的機會為3-6%。(haplotype 0,1,2各為3-6%及10-15%)。

病童的同卵雙胞胎,得第1型糖尿病的機會為35%。

症狀和診斷:

1.多喝,多尿,(體重減輕)症狀存在。

確診:(1)尿糖(2)酮尿(3)高血糖>200mg/dl。

2.有些病患可出現,慢性發作型,較不易診斷。

3.有些第2型糖尿病,可出現急性酮血症。

4.若難確定時,可作下列檢查:

Ÿ 重複血糖、尿糖、和HbA1C。

Ÿ 測抗體:ICA、GAD、IAA、IA2。

Ÿ 有否危險因子:家族第1或第2型病史;肥胖(第2型);顯性遺傳的家族史。

Ÿ OGTT:正常飲食3天後,喝葡萄糖1.75克/公斤(上限75克)。

標準:空腹³126或2小時³200[ 糖尿病

        空腹110-126[ 空腹血糖不耐症

        若無症狀,此異常值需重複出現2次。

 

糖尿病分類:1998 WHO委員會的病因分類如下:

1.第1型。

2.第2型。

3.妊娠糖尿病。

4.其他特異型:a.遺傳性b細胞缺陷:MODY 1, 2, 3, 4, 粒腺體DNA,其他。

b.胰臟疾病。

c.感染。

d.藥物或化學物誘發。

e.遺傳性胰島素功能缺陷。

f.內分泌疾病

g.罕見免疫異常引起的

h.其他遺傳症候群,可合併糖尿病

 

第2型糖尿病

過去稱為NIDDM。

成人主要的糖尿病。

兒童不常見,但肥胖增加的國家,發生率增加。

日本兒童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,比第1型高,通常非白人比白人較高。

病因:

1.遺傳因素(多基因),同卵雙胞胎100%發病,很可能有家族史。

2.生活方式:過食,少動可能會影響。

3.宮內生長遲緩(出生時,足月產不足2.5公斤)à營養過剩à肥胖à高胰島素血症及胰島素抗性à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。

4.其他的不明因素。

發病:

1.80-90%,發病時肥胖。

2.大多無症狀。

3.偶爾因感染或其他壓力,可出現酮酸血症。

治療原則:目標為避免長期併發症。

1.減肥。

2.運動,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3.口服降血糖藥。

4.若上述仍無法控制好血糖,增加胰島素注射。

篩檢:

1.全民篩檢,不符經濟效益。

2.特定族群,或測尿液較可行。

社區預防:預防肥胖,迫切需要。

 

§ 第1型糖尿病的疾病階段

(一) 發病前期

1.定義:數月至數年,具有胰小島抗體。

2.免疫指標:

(a)ICA抗體較高時(>20JDF),可預測5-7年內有40-60%發病危險。

(b)若同時存在多種抗體,危險更高,5年內有70%發病率(65KDGAD,加上IA2)。

(c) IAA高時,也增加危險性。

3.遺傳指標:HLA指標與發病家人相同時具高危險,如:HLADR3-QDA,0501-BQB1·0201;HLADR4-DQA1·O301-DQB, 0302;具保護性的指標:HLADR2-DQA1·0102·DQB1·0602。

4.胰島素分泌:分泌減少,使用靜脈葡萄糖耐性測驗,若第一階分泌不良,代表5年內100%的發病率。

(二)發病期:通常急性發病,出現多喝、多尿、酮血現象。

Ÿ    少數發病為慢性,症狀持續數月。

1.其他臨床症狀:新出現的夜間尿床。

 肚子痛,同時合併或無嘔吐。

 陰道念珠菌感染。

Ÿ體重不增,或減少。

Ÿ疲勞,焦躁,功課退步。

Ÿ皮膚反覆感染。

2.診斷上的困難:幼兒症狀不明。

呼吸急促,誤為肺炎。

腹痛,或嘔吐,誤診盲腸炎或腹部”偏頭痛”。

尿床,多尿,誤為泌尿道感染。

多喝,誤為習慣或心理性喝水。

3.建議:過度口渴,或體重減輕,至少一定要測尿糖,排除糖尿病。

(三)部分緩解期:

定義:體內胰島素,可能在發病給予治療後,再回復部份分泌。

1通稱蜜月期。

2條件:只需少於0.5單位/公斤體重/日劑量的胰島素,即可維持良好血糖控制。

3.約30-60%病童會出現,常發生在開始治療後1-6個月。

4.此期如何治療,有不同意見。

5.目前無明顯,僅有輕度證據顯示,維持正常血糖,可能會保護胰小島功能。

6.多數病人在診斷1-2年後,胰小島功能幾乎測不到。

(四)胰島素永久依賴期:

1. b細胞功能測不到時,病童完全依賴注射的胰島素。

2.胰島素完全缺乏,乃造成血糖快速變化的原因之一。 

 

※結語

照顧第1型糖尿病人的團隊,應盡量鼓勵他們接受積極治療或胰島素幫浦。通常國/高中年齡以上的病童,皆有能力在父母監督下做相當程度的自我照顧,但需有動機和恆心。瞭解每位病人的全盤狀況,為他特別設計治療計劃,應是醫療團隊照護的標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