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失智長者的睡眠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失智長者的睡眠 

 

       王太太說婆婆白天都在打瞌睡,眼睛都是瞇成一條線,叫她做什麼都不肯,到了晚上,精神就來了,常半夜找人聊天、要去銀行、要去拜拜等等,告訴她現在是半夜,應該睡覺,她聽了待會兒又開始吵,家屬照顧起來很累,晚上沒辦法睡好覺。隨著年紀增長,睡眠的型態跟著改變,約一半以上的老人家會抱怨一種以上的睡眠問題,如入睡困難、睡的淺容易醒、早醒、白天打瞌睡等等。一般的老人家半夜睡眠較片段,失智長輩也有同樣現象。但一般老人醒來後可以不吵到別人,但失智長輩搞不清楚時間,常會起床從事白天的活動如煮飯、聽收音機、看電視等等,干擾到家人睡眠。有些半夜搞不清人在何方,對環境陌生害怕,而有不安情緒,吵著要找已逝去的配偶或某個家人,而且堅持一定要找到,家人對此現象非常頭痛。

       與一般老人家不同,影響睡眠的原因有:失智患者的生理時鐘出現障礙,導致患者日夜顛倒,睡醒規律異常;幻覺及妄想使患者在夜間害怕不安,對環境產生錯誤的理解,害怕火災、以為別人要害他、家人遺棄他等等。由於功能逐漸退化,患者為了避免做錯、挨罵,漸漸在現實生活中退縮,常坐著打瞌睡,白天活動太少睡太多,導致晚上睡不著。由於對外界環境無法適應,失智患者常縮在家中,足不出戶,接觸陽光不足,也影響到睡醒規律。當患者出現譫妄狀態時,其睡眠也會受到干擾(譫妄是一種急性混亂的狀態,常出現在感染、電解質不平衡等狀況)。

      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,約有1/4的老人有此現象,患者持續打鼾後短暫停止呼吸,造成腦部缺氧,認知功能惡化,白天嗜睡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,患者若能減輕體重,改變睡覺姿勢則會有改善。

協助失智長輩睡眠的作法

1.規律作息:在固定的時間引導老人家就寢、起床,午餐後小睡片刻(不能太久)。固定的時間活動、用餐。若老人家目前睡眠時間已顛倒,可嚐試每天調整15分鐘,漸近式地調整回來。

2.建立一個睡覺的儀式:例如每天睡前固定刷牙、上廁所、聽喜歡的輕柔音樂、聽一個古老的故事、5分鐘按摩等。

3.白天有足夠的活動:白天儘可能保持老人家清醒活躍,減少坐著打瞌睡的時間。家屬常抱怨老人家不肯動,當老人家還有行動能力時,家屬可嚐試帶患者到日間照顧中心,日照中心固定安排活動,引導患者活動身心。此外,了解患者的喜好,安排活動時能投其所好,成功率較高,例如陳先生喜歡看人,家屬每天帶陳先生到麥當勞看人;黃太太喜歡看醫生,家屬每週安排2-3次診所之旅(但正式看診只有每月1次);王太太愛錢,家屬和他打麻將讓他賺錢,王太太就很開心。其他如散步、摺紙、摺衣服、清理抽屜等,只要患者願意參與的都好,做不好沒關係,重複做也沒關係,重要的是患者開心、有活動、有刺激。另外活動時,避免患者過累,宜有適當休息。

4.適量光照:每天上午10點以前、下午4點以後,接受間接日光照射,有助調整生理時鐘。(日光浴時間)

5.睡前避免喝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,避免睡前太興奮或過多活動,可吃少量點心和水。

6.有個小夜燈可增加失智長輩安全感,在房間放著患者熟悉的照片、傢具等擺設,半夜醒來時患者較有熟悉安全感。

7.有服用利尿劑的老人家宜在白天服用,以減少半夜上廁所的機會。有助睡眠的藥物在晚上服用,鎮靜安眠藥物必須依據醫師處方使用,切勿自行在藥房購買,以避免過量造成的問題。

8.老人家半夜起床時,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,但家屬必須陪伴以免發生意外。家屬須找替手輪班,讓照顧者獲得充分的休息。在國外有夜間照顧中心,即晚上將患者送至夜間照顧中心由專業人員照顧,白天家屬再接回家照顧。對家屬而言,這是一種體貼的服務。

       當失智長輩出現睡眠障礙時,家屬可核對上述做法是否已做到,仍有困難時,則分析可能影響睡眠的因素,並記錄患者每日活動睡眠狀況,就醫時帶去醫院與醫護人員一起討論,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