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開懷、希望、安寧療護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開懷、希望、安寧療護

正面迎向人生的蕭秀鳳

撰稿|張瓊齡

 

 

  蕭秀鳳是個積極求生的人,同時,也是個可以直接談死的人。「求生」與「論死」,在她身上有種奇妙的平衡感。

  說她從小就在準備面對病痛與死亡,並不為過。母親二十八歲那年因為低血壓而腦中風,父親是五代老中醫,把原本植物人的妻子救回來,仍有一手一腳不便。那時候的秀鳳,幼稚園放學就回去看媽媽,小時候的玩伴是媽媽的手腳。

  雖然家境好,但保守觀念使然,兄、姊妹們都沒有升學,在家幫忙診所繁忙事務。重男輕女的家風,並不支持女孩子念書,排行老四的秀鳳,是家中唯一受過大學洗禮的孩子,當年之所以能讀大學,是母親私下塞錢給她。讀了一個多月,母親因為病情轉移、惡化,再次入住台中澄清醫院,在家人眼中,她是唯一的閒置人力,也就順理成章的由她負責照料。這樣的花樣年華,看到的應是人生的美好,但她看到的卻是人生最深沉的絕望。母親住頭等病房,她有時會出來偷哭,短短一年的陪病歲月,已看盡人生百態。身型嬌小的她,看起來像國中生,當時的醫療技術無法幫病人導尿,母親上廁所都需要她抱上抱下。

  面對最愛、最親的人,卻不知自己能做什麼?她從母親的眼神讀出想求死的意念,她心想:「既然你生我、養我,我卻不能為你做啥,那唯一能做的就是我帶你一起走吧!」好幾次曾試圖割碗、掐住母親脖子,無奈還是在顫抖、無力與不忍之下而作罷。

  母親一開始得到癌症沒治療,後期轉移到骨頭,骨頭流膿。回家後就像一塊肉攤在那邊爛,每天打嗎啡,肉像要長蛆,她幫母親上藥、塞紗布,最後再用一塊大布蓋起來,在一樓就能聞到從三樓傳出的惡臭味。五十歲的母親住院半年,回家半年後過世。

  回想起當年的自己,秀鳳覺得那時好傻,竟然還求菩薩幫母親延壽!其實該求的應是讓母親趕快好走。

  她一直以為母親當年罹患的是子宮癌,從年輕時,為了自己的健康把關,就開始自己做病歷紀錄,尤其是婦科方面的病史,直到自己得病後問父親,才知母親當年是乳癌轉移為子宮癌。

  對於癌症,秀鳳形容自己已經是防到不能防,縱然無可避免,可是她知道死是怎麼回事,母親已經親自做了示範。早年母親的事是陰影,如今反而帶給她力量。尤其這兩、三年身體很不舒服,有一天做夢哭到醒,在夢裡母親對她說:「的人生毀了,是因為我沒有轉化,所以毀了,但你自己要懂得轉啊!你要自救啊!」

  秀鳳和母親的緣份深,幾個兄、姊妹裡頭就只有她遺傳了癌症的因子,也曾因為醫療知識缺乏,多次陪同母親接受放射線治療,一度以為自己沒有生育的可能。然而,老天爺在四年之內,給了她三個健康的孩子,讓她深深覺得,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,而她教導孩子的方式,就是從小培養他們獨立、負責、體貼與互相照顧的能力。

  當她得到乳癌,進入康泰基金會的病友團體,一、兩年後,就主動擔任會長,這在同一個世代的台灣女性中,並不是尋常的舉動。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當我看到姐妹們的特質,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是我人生中的一頁,可以供我參考,從中吸取我所需要的,但如果只是聚會時短暫的見面寒暄,怎麼可能深入認識其她姐妹呢?」擔任會長正是她積極求生與助人的展現。

  不過,出來服務姐妹,一定要有家人支持,才有辦法全力以赴。助人就像是走鋼絲的人,自己的裝備要夠,要不然會得憂鬱或躁鬱,甚至把別人的垃圾吸過來,也等於是挖洞讓自己跳進去。得病之後的人生,要懂得全面調整,否則一旦關心的人走了,自己受傷也會很重,秀鳳除了自我提醒,也經常提醒擔任幹部的姐妹們。

  以秀鳳的角度來區分康泰目前的兩個乳癌病友團體,簡單來說,「開懷」 是初次罹病的姐妹,「希望」是轉移或復發的姐妹。剛罹病的人就像是掉到海裡,只要有人拋下浮板,就可以上岸、找到燈塔;轉移或復發,就好比掉到海中,浮浮沉沉,一下子浪來、波濤洶湧;一下子卻又風平浪靜,這種狀態下,若沒人牽引,除了自己很累,家人也會疲乏。「開懷」和「希望」姐妹互相支持、手牽手,累了就輪流牽,讓家人得到喘息。姐妹們只要聚在一起,就是互報平安,這是局外人難以言喻的革命情懷,因為生了這場病,才真正懂得珍惜、愛人。

  雖說兩者均為病友身份,然而一旦隨著病程從「開懷」轉入「希望」,昔日的姐妹,卻未必都能夠持續跟進做關懷,秀鳳深知其中的難處:「我知道姐妹們若是沒打電話給我,並不是不想念我,而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?」罹病不到六年就轉移到骨頭、後來又轉移到肝臟,即使再怎樣積極、陽光性格的人,能耐也會耗盡。三年多前,秀鳳很少單獨出門,當時她的腳就因化療,像得到烏腳病,甚至還引發糖尿病(有家族病史 ),走路更加辛苦。

  從第一次生病、轉移到現在,最近這三年多來,將近半年前,醫生說已經沒藥了,能做的已經都做了。秀鳳問上蒼:「還要我再走下去,再體會更深嗎?如果還要走更深,就給我力量;要是沒有更深刻的,就帶我走吧!人要活得有尊嚴,生存的品質很重要!」

  先生去年底退休,這是他,也是秀鳳人生的大轉折,她知道許多退休的人會有失落感,對先生的傷害如何能盡可能的降到最低?在沒有希望的情境下,若繼續做化療,她認為家人之間的生活與相處品質,只會變差。

  如今,經歷過「開懷」、「希望」兩個階段,她也準備迎向「安寧療護」階段,對她來說,安寧療護就像是掉到氣墊,人放輕鬆就不會驚慌。

  每天能夠醒過來,面臨的狀況無非就是「上、中、下」三種情況,所謂的「上」,指的是自己能夠控制掌握的部份;「中」,指的是不上不下,既然有變數,那就是隨遇而安;「下」,就是完全不能掌握、不能控制的部份,那就隨便它吧!既然每天無非就是這三種情境,一早起來也都想好了,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?

  生病不見得是壞事,癌症本身不可怕,癌細胞原本就是自己身上的一部份,知道「中獎了」,猶如拿到一封死亡通知書,但並不是馬上就會走,走之前要如何努力去完成心裡想做的事,才是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的。

  幾次轉移都只好重新來過,說心裡不怨是騙人。然而,對秀鳳來說,什麼叫好日子?什麼叫正常人?對於現在的她,能走出家門,看看人,或者不依靠別人,能自己動動手,就是好日子。

  身體的病不是病,真正的病是自己的心魔,只要不礙事,心情保持愉快,照樣還是可以分享。主動選擇「安寧療護」的秀鳳,依然樂觀迎接每一天,並正面迎向上天給與她的人生。


蕭秀鳳4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