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虔誠的信仰,樂觀的信念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虔誠的信仰,樂觀的信念


撰稿|編輯室
 

       彩文每次在康泰失智組的活動中,她總不吝嗇地與大家分享:她身為失智症老公的妻子,所走過的心路歷程,而這歷程持續進行中,同時傳遞著她對老公無私的愛與奉獻。我們可以想像到夫妻互相陪伴,互相成長的畫面,原來家人患有失智症,並不代表將一輩子活在陰霾裡,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見幸福。

       楊班長60歲就出現了失智症的症狀,當時彩文發現他做事不太專心,總是忘東忘西,連簡單的資料都不會填。由於彩文的父親及婆婆都是失智症患者,警覺性高的她,立即帶著先生就診,才得知楊班長罹患早發性失智症。

       彩文初知老公罹患失智症時,當下心情非常糟,但因為之前有過爸爸與婆婆的經驗,所以還能鎮定,不會驚慌失措。由於她已退休,知道先生得病之後,她就必須停掉社區大學的課程,陪伴先生。為了幫助楊班長減緩退化的速度,一週花3-4天帶先生去上課、參加活動,目的就是希望先生走出家門,勿封閉自我,這也是除了吃藥之外最好的辦法。為了照顧先生,她原本規劃的豐富生活,都受到了影響,所以很容易對先生發脾氣,但她學著不斷自我調整,讓自己快樂一點,現在的她就比較自在。

       彩文在耕莘醫院透過葉炳強醫師的志工團隊,認識康泰失智症家屬互助聯誼會,因此走進了康泰這個大家庭。夫妻倆除了參與志工服務外,也參加了「早發性失智症團體」,團體成員彼此的感情非常好。要照顧失智症患者,需要很大的力量,對她來說,這一路上支持她最大的動力是:康泰這個大家庭、親朋好友,以及耕莘文教院古亭聖心堂的神父和教友們,都給了她很多的支持與極大的關懷。

       彩文提到:「天主教信仰對我而言,是相當重要的心靈力量,沒有它,我很難走過重重困難。所以我呼籲大家: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信仰,這點相當重要!因為信仰在生活中,可以幫助我們學習:愛、寬恕、撫慰與關懷。」

0428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