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奇寶寶闖失智
撰稿|編輯室
每月康泰基金會失智老人服務組的例行活動,總會有一個靈活的身影穿梭在康泰8樓教室,蔡惠環用充滿朝氣和活力的聲音,向甫踏進門的失智症長輩噓寒問暖。蔡惠環當初由於乳癌的緣故,加入康泰乳癌組的開懷聯誼會,無意間碰到一位家屬帶著失智症媽媽來到康泰做志工,聊著聊著就到失智組一同當志工。「因為我是好奇寶寶阿!任何事情我都想去了解一下」蔡惠環如此形容著當初的動機,單純的動機在不知不覺中推進時間,惠環渾然不知已經在失智組服務了10 年之久。
陪伴老小孩的日子
在惠環眼中,這群失智長輩就像是一群老小孩,情緒總是自然流露,遇到開心的事情,興奮的拉著手一起轉圈跳舞,有時惠環也唱”月亮代表我的心”喚起長輩腦海中熟悉的旋律。過去的工作經驗讓她絲毫不畏懼與老人互動,接受過居服員的專業培訓以及在藝品店服務的工作經驗,讓她增添了許多裝備,像是“靈活的打招呼”與失智症長輩的每次見面,都像和許久不見的老朋友敘舊,親切的呼喚長輩的名字、說說長輩上次活動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表現,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。
因為工作需求而培養的語言能力也是裝備之一,有時隨口一句日文與英文,意外喚起失智症長輩過去的回憶。惠環印象相當深刻:一位曾住過美國的失智症長輩,初次見面時,惠環和他用簡單的英文打招呼,那位長輩頓時非常的開心,一來一往的交談著,長輩甚至聊了許多過去的回憶。
在服務的過程也會碰到和長輩互動無回應或是吵著想回家,對惠環而言,最好的應對之道就是“自然”順應失智症長輩,避免硬碰硬的互動,曾經遇到長輩不想到小教室參與手作燈籠,惠環就讓他靜靜的坐在大教室裡,當活動結束後,將自己親手做的燈籠送給那位長輩,得到長輩開心的笑容。惠環說道:「這裡就像是老老班,我是來陪老小孩的,當看到失智症長輩的笑容時,心中也會感到快樂。」
服務他人,也是在服務自己
長達10年以上的服務時間,惠環從沒想過要放棄或是短暫的休息,她感性的表示著,服務的過程讓她慢慢認識失智症,親眼所見失智症患者的行為、聽到照顧者的無奈,都是無價的收穫。更重要的是,當週遭的人對失智症有誤解時,她也會樂意的解釋。惠環深深相信保有好奇,能讓自己的眼界更豐富,當來到失智組當志工時,用一顆開放的心,踏進這群老小孩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