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適當放手換來真正成長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適當放手換來真正成長

撰稿|林子瑄

  「我吃了一塊蛋糕,結果昏倒了…。醫師對媽媽說:『你的小孩每天都要打針,如果不打的話就活不下去!』從此以後我變成帶針筒上學的小孩。爸爸媽媽害怕我不能健康的長大,每晚總是在我的床頭守候深怕我會一覺不醒…。」每每影片播映到這幕,家長心中的萬千思緒便會隨著淚水滿溢而出。

  「小孩竟然會得糖尿病!」社會大眾在聽到這項資訊時的反應如出一轍。糖尿病並非成人專得,第1型糖尿病又被稱為「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」好發於兒童或者青少年,由於自體免疫系統破壞了負責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(beta cells),造成身體無法製造任何胰島素,所以每天必須測血糖、打胰島素,以防止血糖過高或過低危及性命。

  康泰發現,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罹患第1型糖尿病時,內心往往焦慮不堪、徬徨無措,而當孩子的身體狀況連帶影響心情時,家長更會被負面情緒所牽動甚至怨天尤人。「甜蜜家庭成長坊」不同於傳統醫護人員講課的衛教方式,選擇以小團體的分享方式為主,透過醫護人員的帶領,以及資深病友、家長的心情與經驗談,讓新發病家庭除了瞭解疾病相關知識與照護技巧之外,也讓家長們有機會傾訴心中所感。

  一位資深病友家長,建議父母最好在家中備有升糖素與小孩房間的備用鑰匙。因為曾經她的孩子在青春期時,為想保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時常鎖住房門;有一次,發現小孩已待在房中好一陣子,察覺不對勁,敲房門敲了良久也未得回應,便趕緊拿備用鑰匙開鎖,映入眼中的第一景象便是:小孩因為血糖過低,而倒在地上抽搐不已,她當機立斷迅速施打升糖素,先生接著背起小孩就往住家旁200公尺的醫院衝。事後醫生表示,是父母救了自己的小孩一命,若當下沒有做緊急處理的話,能否成功救回仍是未知數。

  擔任康泰第1型糖尿病聯誼會中區分會會長的蕭榮隆先生也分享,面對糖尿病其實不困難,把握三大核心概念:「胰島素、運動以及最重要的『愛』!」有許多家長非常執著於血糖數值的變化,因此對於孩子的飲食限制非常嚴格、近乎苛求。但愛吃甜食是每位小孩的天性,所以他每個周末開放一天的「Suger Holiday」,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愛吃的零食,但必須配合勤測血糖及運動,藉此進行機會教育,使孩子能夠親身了解食物與血糖的密切變化。

  這樣半開放式的作法在新發病孩童的家長眼中看起來,或許非常不可思議。但一位發病超過三十年的資深病友,以自己的心路歷程與大家說明,有時候家長若是過度的保護、要求或限制,反倒會引起小孩更極端、偏激的抗拒行為;他便曾經為了要與父母賭氣表示抗議,所以都故意不測血糖、打胰島素。或許我們不該把小孩看的太無知,其實身體是他們的,疾病也是他們自身所擁有,有時多給孩子一點信任,適當的放手,才能夠換來真正的成長。

  在「甜蜜家庭成長坊」中,可以聽到許許多多的故事,諸如日常生活的飲食料理,特殊至性命攸關的危急事故,對於新發病的家庭而言,皆是珍貴萬分的前車之鑑,能為小孩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,剔除掉許多扎人的荊棘。看著每位家長們從參與活動之前,隱藏不住的憂愁面容,到最後活動結束時,表情逐漸轉換為滿意的微笑,我們相信,在第1型糖尿病的照護上,我們又共同往前邁進了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