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重生 是為了找一條更有意義的路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重生 是為了找一條更有意義的路

 

撰稿|編輯室

 

       熊貓媽媽(化名)在照顧失智父親的那4年,是一段她再也不想碰觸的記憶。父親89 歲時,因為腸阻塞而動了一場大手術,由於她不放心父親手術後一個人的獨自生活,便決定將父親接到身邊就近照顧。

生活中還是帶點缺憾

       多年後,當她回想那段時光時,心裡始終有一個難以彌補的遺憾!那時我從醫院接爸爸回我家時,默默在車上應許在他剩下的日子裡,我會好好照顧他。但是到最後我覺得油盡燈枯快撐不下去了!雖然對父親的愛、孝都一直深深銘刻在她心裏;當她意識到自己可能無法按照心意實現時,愧疚感似乎襲捲湮滅了原本脆弱的初心。

       她始終搞不懂,她的父親是在動手術前就已經失智?還是因為手術麻醉加重了失智的狀況?老人家的行為,在接來共同生活時呈現中度失智的舉動。有一次她推著輪椅帶父親,在老人中心看到康泰救生圈的海報,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更深入瞭解這些課程。也一直到上過課之後,她才對於失智症有更深的瞭解。

       我問她,當她瞭解父親因為失智症,導致常常無理責罵,是否對父親能有更多的釋懷?她坦然地說:「在理解之後就能夠完全地放下,因為理解而包容、因為包容而接納」。如果沒辦法深入去看事情,那麼流於表象的衝擊、摩擦,只會讓我們受傷更深罷了!理解始終是溝通最好的開始。康泰的每一堂課她從沒有缺席過,只要有時間,她還會帶父親到溫馨上午茶聊天,在康泰教室裡我們似乎忘了身心疲憊,似乎也減輕了對病症的憂慮恐懼!

照顧還是會有結束的一天

       在病人過世後,多數的照顧者漸漸返回到原來的生活。但是熊貓媽媽感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異常、不適。也因此更了解有些照顧者則因為照顧期間耗損了太多的精力,一時之間還陷在悲傷的情緒中。但熊貓媽媽卻走上不一樣的道路,她不再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,她因為體認到生命的健康價值與意義,去學習多種課程;循序漸進考取敎育部樂齡教師證照,更成為黃金種子教師。同時也參加康泰的演講活動,推廣自己在照顧上所累積的經驗。希望當其他人在面對失智症時,能夠擦乾眼淚;照顧病人的日常生活時能迅速上手,事半功倍!

       我想這樣的轉變不僅僅只因為康泰,更大的層面在於她個人內在生命的轉化,而促使她更加積極地去面對人生。熊貓媽媽從她父親的身上看到了生命衰老和終期,她擔心那種難以抗拒的老化與無力,會阻礙她許多還沒完成的理想。更希望在一次次的講座中,鼓勵大家放開心胸去看生命的花開、花落。

從死亡陰霾中走出來,洗淨一身的靈魂,猶如重生

       我在死亡陰霾中著手處理父親後事,告別式時抬頭目睹那冉冉升起的火化白煙,像是父親最後對我的叮嚀與告別,並要我珍重;我放下重擔、平靜無淚!耳畔傳來陣陣哭泣聲,洗滌我一身的靈魂,猶如重生!熊貓媽媽在訪談快結束時,她一再提到對於康泰以及社會的感恩與支持。如果沒有康泰,她或許沒辦法撐過照顧她父親的那段時光;也沒有機會去推廣她對失智症照護的經驗。

       她說:在失智症的照顧上就如同榮總精神科的主任所告之:「除了照顧、還是照顧」如今熊貓媽媽已超越原來的身分,生命軌道轉換成教學與研修並進。更悠遊在高齡教育課程中,開心帶領銀髮學生們樂齡學習、活躍人生!如今的熊貓媽媽由失智症照顧者的低谷,翻轉人生羽化成蝶,重新飛出自己的新生命。


01.艾勝男01.jpg
01.艾勝男02.jpg